※※※※※※※※※※※※※※※※※※※※※※※※※※※※

◇织文成网◇
[返回]


~~~~~~~~~~~~~~~~~~~~~~~~~~~~

                Banly Zhang
                banly@nease.net
                http://www.nease.net/~banly/

※※※※※※※※※※※※※※※※※※※※※※※※※※※※


    引子、风起于网络


  网络文学大概有三种内容,一是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WEB交互作用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只存在于网络,其代表有联手小说、多媒体剧本等形式。另外一种,只是把传统媒体的文学作品电子化放上网络而已,比如大量的小说收藏站点。最后一种,就是以传统的创作手法而只为网络创作的作品,这类东西最多,也最能成为网络文学的代表,几乎所有的文学爱好者的个人站点都有这一类的作品。没有地方发表,就放上网,既满足发表欲望,而且,当发现有人来看时,心理还会自我安慰地想:起码现在有人在看,或者这样比出一本被丢在书店角落里蒙满灰尘的书强。这种文学创作,其实也是一种所谓的"地下文学",但是有着以往地下文学所无法比拟的好处,就是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流传,只要你能做足够多的宣传。这体现了网络文学创作独特的价值观: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可以向更多的人表达自己的理念和情绪。
  中文的网络原创文学到现在还不是很吃香,因为作品质量缺乏必要的专业编辑把关,显得良莠不齐。另一方面,也因为国内的网络资费过高,一般网络消费者查到了所需资料、下载了感兴趣的软件、收完了EMAIL后就经常匆匆断线,没有其他的余暇去进行不太有信心的网络文学欣赏。这种欣赏的隔膜造就了很多作者无心在这个方面下太多功夫。其实,绝对有必要创建高质量的网络文学站点,并提供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交流机会。因为,当网络越来越成为某一社会群体生活的一部分时,网络文化支配和影响了这些人的价值观。而网络文学,绝对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学对于网络文化的影响,与现实社会文学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一样的。观察网络文学,可以看到网络意识的审美倾向、价值认同和伦理的约束,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过:"艺术有别于散文气味的现实,它的使命在表现理想的世界情况",网络文学同样是一种游历于网络之间的个体生命对于理想网络的渴望,这种追求不是技术性的未来展望,而更多是感性而又更具有人道主义的精神需求。从网络文化的角度,以人本体为出发点去考虑网络未来,也许不能如数学推论般精确,可是往往却更能接近事实。
  目前,判定优秀的网络原创文学作品有一个公众的做法,就是被到处张贴和转摘。前些日子台湾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就是这样一个幸运的典型。从这个小说,也可以看出网络文学基于技术和媒体的特点所表现出来的流行趋势:通俗化、速食化,不过分讲究文句的修饰,不太考究表达方法。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语句构成简单、情节曲折动人和贴近网络生活本身。也许很多文学素养比较好的朋友对这个小说不怎么看得起,但是无疑,这种类型的作品是目前最被网络认同的作品。文学最大的社会价值就在于对生活的描述和提炼,然后得到最多数的人的认同,并能够影响其他人的道德、生活观念以及人文思考。所以,当网络文学反映的是网络生活本身时,最容易被网络所接受,这是符合传统文学评判理论的标准的。只有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映网络生活的优秀文学作品,人们才可以从中比较出达到更高境界的作品。所以现在从不多的一些反映网络生活作品中,《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能够脱颖而出成为网络"名文",只是一种"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现象,非常正常,不能因此就评论说网络文学都是一些这样的通俗小说而已。要让具有一定高层次的文学作品得到网络的承认,网络生活的经验显得举足轻重。
  在网络上,一个熟悉网络的作者是不怕作品被到处张贴和转摘的,因为这是他们创作价值的体现,不过,作者虽然不计较版权(其实也只是张贴权),还是希望可以知道自己的作品到了什么地方和是不是能够保留唯一的权利--署名权。 这是网络文学目前唯一拥有的著作权了。   这个情况是由于网络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因为, 国际互联网络的最大意义就是: 资源共享和言论自由。 这决定了著作权的萎缩, 这种传统权利的萎缩所换来的, 是得到更多的读者。 我想, 一个作者真正用心的艺术创作, 所希望的应该是更多的欣赏而不是更多的稿费。 所以,对于用著作权的萎缩去换取更多的共鸣,这笔帐算起来应该还是合算的。自由、宽容、理解这是网络文学得以存在的土壤,而且,相对于传统媒体空间而言,这也是网络文学可以得到更大发展空间的潜力所在。
  中文原创文学网自海外兴起,新语丝、橄榄树等网络刊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中国网络上,我们还未能看到真正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文学网点,但是,许许多多的个人主页已经表达了这样的创作意图和各自的努力,如风初起,清新而又弱小,缓慢却又绝不停止。我想在这个时候,国内那些衙门高雅、官僚主义比较严重的文学机构应该承认无知,放下架子,走向网络化,积极扶持刚刚起步的中国文学网络,以正规军的阵容开辟一个网络文学新局面,为中文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该做的贡献。中国当代文学,或者可以拿一部《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86-88》(同济大学出版社)的出版时期作为分水岭,之前文学青年满街都是,地下文学流派遍地开花。之后,过度商业化而又无法摆脱清高的文学界实在尴尬得让人失望,《废都》二字,正好是这段时期文坛的绝佳写照。或者,现在文学网络化就是中国文学得以复兴的一个机遇。自由和平等,向来都是艺术得以繁荣的健康环境,著名台湾诗人非马有这样的句子:"把自由/还给/鸟/笼",是的,文学和作者,都需要艺术的自由,所有被阉割的艺术,不管阉割得如何漂亮,都不是健康的艺术。然后我在给非马的EMAIL中也鹦鹉学舌地说还要:"让平等/回归/诗/人/"。
  风起于网络,我们拭目洗耳,等待着新一代的文学大师们在网络上临风高歌。

      一、缘起

  网络是否可以作为独立的虚拟世界,未可断言,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尝试着进入网络,却是不争的事实。人群的网络聚集已经构成社会性活动,而网络一旦作为人类社会性的一种活动场所,就必不可少地相应产生了依附于网络之上的技术、艺术和哲学。技术构成了网络的运作,艺术反映了人类网络生活的精神层面,而哲学是网络存在意义形而上的表达。文学作为最平民化的艺术形式,是网络艺术活动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
  正如人类文学的形成历史一样,文学网的形成也是在人们相互沟通中产生的,为了更好地认识文学网络的历史,我用EMAIL采访了一些资深网人,包括《新语丝》、《花招》等网络文学刊物的编辑,因为,是他们,开创了中文文学网络的事业。
  第一个网络中文杂志《华夏文摘》就是为了分散在美国各地大大小小学校里的学生互相联络方便而在91年产生,它一开始不是为了文学,但是不可否认,很多网络作者的第一次习作都是在它上面发表的。所以,《花招》杂志社编辑鸣鸿这样评论:"可以很肯定地说,《华夏文摘》不单单是第一个网络刊物,同时也是第一个网络文学刊物。"
  至于真正为了文学而产生的文学网络刊物,就应该感谢alt.chinese.text(以下简称ACT )这个新闻组了,众多海外的留学生"在网上写东西,最初不过是非常想家乡,非常想读方块字,读多了,自然也会和朋友交流,而网上的交流只得写。"(鸣鸿),在新闻组里面交流,在BBS中讨论,难免出现意见分歧,而争论又往往会使不同的阵营相互集结。我们知道,没有太多限制的土壤更容易激发灵感,虽然散发在新闻组或者BBS上显得凌乱和难以组织。而更专业的分工组织就是对于混乱的一种修正。所以,出现了以MAILLIST形式发行的诗歌网,出现了以方舟子倡导在94年成立的《新语丝》,《新语丝》的编辑赋格对于ACT有一种留恋的情绪,他说:"这个新闻组在九三至九四年间极为热闹,涌现了许多人才和妙文。它现在仍然存在,只是当年的活跃分子大都已经离开,兴办包括新语丝在内的各家主要网络文学刊物的骨干人物大多曾在ACT上活跃过。"没有错,以后95年初成立的诗歌刊物《橄榄树》、95年底成立的女性文学刊物《花招》的骨干都是曾经的ACT之友。ACT就象中国的CFIDO BBS 一样,为现在中文网络文化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不同的是,《华夏文摘》、《新语丝》、《花招》、《橄榄树》等刊物到今天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红火《花招》编辑说,该杂志的日点击数竟达到了一百万次。而CFIDO的刊物《龙音》却已经夭折……
  网络文学的作者大都不是专业的文人,赋格有这样的介绍:"都是海外留学生(以及毕业后成为专业人士的前留学生)的课余、业余创造。因此,海外网络文学有着校园文学、留学生文学的许多特点,而且由于作者基本上都是理工科出身,其实谈不上具有多少专业性。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创作没有流俗,更没有半途而废,虽然很难产生巨作,却也不乏珠玑之篇。海外中文网的成因,首先在于留学生对中文的依恋和相互沟通的需要,这些年来也出现过许多具有网络特色的言论(通俗的、言情的乃至论战式的),只不过文学网刊记载的是更为精致的那一类作品,而随意性较强的另一面往往反映在新闻组、讨论组……中"对于这个问题,鸣鸿也有差不多的看法,只是评价更高一些:"海外文学网大部分的建设者都是学理工的留学生。年龄层大多是文革后七九到八六八七年上大学的那一代。读书还是那一代人的值得骄傲的事,大量的阅读和思考能够在网络上渲泄出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这些文学网,文字功力和思考力,应该不弱如其他形式的中文出版品。"我们可以拿网络刊物和今天的印刷品文学刊物相对比,可以看到,很多网络作品不但"不弱如其他",而且在小品式文章的平均质量上是高了。这有一个必然因素,因 为网络的沟通和交流特质让作者可以不断地获得意见,从而无论是写作技巧、常识积累、生活体验等都相对于闭门造车的传统作家们来得好一些,当然,大部头作品就不能比较了,因为专业作家有那种时间去体验生活、酝酿构思。网络作者大多没有这个时间和欲望。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没有压力和名利欲望的网络创作更具备有生动、真实、活泼等行文特点。比如方舟子的诗、史论和杂文都带着不怕被编辑掉的鲜明个性,《花招》出版的"花絮生活周刊"对于新闻报道的夹评有时更让人不禁莞尔,比如对于美国《时代》评选的十大休闲站点,"【没头脑评:时代周刊显然漏评了花招网点。这是他们工作的一大失误。希望下次能改正。】",对于一则古人可以做开颅手术的考古新闻,"【解不透评:看看,曹操没学问了不是?他要早知道先民有这一手,也不至于疑心重重的杀了华陀,风涎不治而亡,把统一大业推后了好几年。要那样,中国历史将另是一番模样。真是"天命已尽,安可救乎?"不过,本不透纳闷,没麻药,用石头开瓢儿,行吗?远古人比关老爷还坚强呐!】
  相对来说,中国国内的文学网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其中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几次新闻组的封杀、论坛的关闭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更重要的,是网络资费过高,网络普及率太低导致了网络沟通不足。等到97年网易公司提供了免费个人主页空间,网络文学才以个人主页的形式在中国开始了正式的萌芽。其中《我们的故事》也是由来自CFIDO的朋友组建的,虽然有一些中学生作文选的味道,但是其发行、宣传手法很是成功,倒也具有一批读者。《重庆文学》是一个诗人的个人主页,虽然他很有条件在重庆的文学圈子里组合出一个网络创作小组,但是到目前为止,主要还只是陈列他的个人作品,无法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更新周期和作品规模。《听雨轩》主页做得不错,可惜稿源质量和内容容量都不理想。《清韵书院》本来有企业投入,应该最有条件和时间搞好的,可惜这个站点整体气氛给人以一种病态的感觉:自我感觉良好而又造作,没有什么实力。网友原创作品只有一个小栏目,所占比例很小。这应该归咎于组织者缺乏朝气和进取精神。其实我认为中国文学网的一些精彩作品倒是在各个大学的BBS 上,可惜的是教育网的连接速度不是很理想,拨号用户上得比较少。倒是这些现在不是很精彩的个人主页,有希望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学网刊。
  港台文学网的发展大多在于各个BBS,定时发刊和主页浏览的不多,但是其BBS人气很旺,所以张贴的作品一般读者都不少。鸣鸿有一个评价:"台湾的文学网和台湾的出版品的认同层次是一样的,清澈而浅显,作品的容量有限,写网络就只写网络故事,基本上而言,没有什么思考力在里面。"非常贴切。
  海外游子对于汉字文化的思念和网络的风行造就了文学网络,而自由创作再加上自我约束自我要求,造就了现在海外网络文学的高水平和繁荣。 

     二、特点和代表作

  老实说吧,要把握网络文学的全貌大概,还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几年来一直对于网络文学作品都有所关注的网虫来说,从自身的角度表达出自己的观察,还是有一定的意义。我认为,网络文学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如下:

  第一、自由灵动
  文学爱好者一旦踏上网络这块土地,一定就会有创作的冲动。为什么不呢?有各种阶层的读者,肯定可以找到知音;有自由的发表权利,何愁没有地方说话。于是,灵感变成了失去任何控制的野生动物。不用为了某种目的而强迫自己写命题作文,不用为了怕碰上合不来的编辑而改变写作风格……,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的创作虽然使作品显得比较粗糙,无庸置疑,这些自由、粗糙的作品恰恰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1:技巧的自由
  一般来说,要尝试新的写作技巧不是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所应该做的,如果碰上一个语文老师,他一定跟你说应该老老实实地从时间人物地点开始研究,尝试新的技巧是文学大师们的事情,小子们不要胡闹。可是正如佛道之悟既有渐悟,也有顿悟,技巧之变应该也可以既有渐变也有突变。反正网络什么都不管,只要你愿意,再怎么样的奇技淫巧都可以用。无论你是不是大师级人物,只要你的技巧玩得好,就有人欣赏,就可以得到承认,就可以开始为作品被无限度传抄而苦恼了。
  技巧的自由发挥在那些著名的网络文学刊物中倒不是很明显,这大概因为那些著名的网络文学刊物所网罗的作者一般都有比较深厚的文学根基,所以反而受习惯的基础所束缚。而一般的作者穷则思变,于是决定出奇制胜。甚至出现了只有在网络上才可以有的写作技巧,他们要看看能否依靠左道旁门而成为一代宗师。
  依赖网络特质而玩技巧的有不少,比如台湾的ELEA玩的是一种超文本实验,他的《超情书》和《危险》两首诗都是一种不错的超文本文字实验。《超情书》有较多的人喜欢,也被台湾文学刊物《月经》所转载。诗的一开始:"早上醒来时把爱情干瘪的尸体放入信封/傻孩子,你定猜不到/我翻遍多少块皮肤才终于闻见/腐臭/然后我用我们的拖鞋/扑打它 /爱情长得真象鱼/羞涩地游到东边/又游回西边继续手淫"其中,"拖鞋"二字用了文本连接,连接到另外的一段诗里面说拖鞋。而后面三句用了红色的大字,和前面蓝色的字体形成对比,表达出一种强调和警惕的情绪。而《危险》一诗,除了采取诗本身回环式的超文本连接、字体规定外,还用动画的GIF安排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文字意识流过程。这个,已不是传统媒体所可以做到的了。这种技巧,是一种媒体特性利用的先锋实验,不可不重视。超文本文学将因为自身的特质机制从而实现文字的改革。
  对于先锋实验,或者不是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但是,在这种实验中,也不乏可以让所有的人都接受的佼佼者,《若玫文集》就是这样的一个实验,在九六年完成,以后被很多人所借鉴,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实验。她的内容是古香古色的全图片诗文,配以缠绵温柔的MIDI作为背景音乐,诗、画、音的多媒体艺术展示可以说是一种成功的网络文艺美的代表。在技术层面上看,一切都是平平无奇,但是看这个主页的感觉所得到的,远非翻开一本同样内容的书所能代替。
  写作技巧的自由变化除了利用媒体特性以外,也有自己网络生活文化所特有部分的句子构成,比如近来风头十足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大量应用了网络聊天习惯用语和BBS情景渲染。在开始:"跟她是在网路上认识的。怎麽开始的?我也记不清楚了,好像是因为我的一个plan吧!那个plan是这麽写的"这种人物出场的交代,就只有放在网络生活的背景中才可以理解,这里所指的plan是一种在BBS上属于个体用户专用,而可以被别人查到的电子计划书公告,但是一般人们都利用它来做自我介绍或者写上表达自己心思的一些文字格言。所以,在这里利用plan这种BBS 中的功能,巧妙地作为出场人物其潜意识的一种交代,除此之外,很难用网络以外的的东西来这么直接地切入角色心态说明。在这个小说中,作者还运用了大量的网络交流的习惯用词,不熟悉网络生活的朋友一般不是能够看得比较投入。这种因为面对特殊读者群而使用特殊词语的做法,在这个小说里运用得比较成功。
  当然,在这种网络文学的初期发展阶段,当然有很多因为功力不足而使实验看起来特别好笑的幼稚作品。这不奇怪,就象五四以后的新文学运动中,为了实验自由体新诗,胡适的《尝试集》中也不乏好笑的诗句,比如:"我实在不要儿子,/儿子自己来了,/'无后主义'的招牌,/于今挂不起来了!"实验期间,大师都可以写出这样的诗,那么对于现在网络文学的实验创作,我们实在不能过于苛求。苛求的守旧不见得就一定比粗糙的实验高明,我们记得,俞平伯写过这样的诗:"'朋友,说你是愚人,可是吗?'/恭恭敬敬的回答,/'先生正是呢!'(《冬夜》"愚的海")",然后有成仿吾讽刺道:"朋友!说你的不是诗,可是吗?恭恭敬敬的回答,先生,正是呢!",尽管如此,历史证明了俞平伯的文学成就还是比成仿吾好。

  2:内容的自由
  正因为网络文学的起因不仅仅是为了文学,而更是为了自身体验的表达、个体情感的宣泄,所以网络文学的内容从她一开始就是一种基本上顾忌不多、相对更为真诚实在的东西。
  最具有自由内容影响力的,无疑就是那几个著名的网络文学刊物了。其中,《新语丝》打定主意"不谈政治",是一种自我保护态度,
但也只是控制杂感方面的直接辩论而已,方舟子虽然是生物学博士,但他不但是小有名气的业余诗人,而且对于明史的研究也很有深度,往往发挥出不少可以让传统历史学界为之瞪目的妙论,比如对于海瑞,他就论证了自己对于海瑞"志大才疏"、"为名而骂"的观点,把海瑞考证成为一个因时造势的虚伪人物。《花招》的鸣鸿从女性的角度对于柳如是做过这样的评价:"柳如是是个要名气不要名声的女人,她通过自身的努力,终于旁上了才财名气都在当世顶尖的老头,和这老头一起风光过,出丑过,恩爱过,绯闻过,最后老头死了,她没得旁了,就死了不过"并在文章中对于这个著名的才女极尽讽刺和调侃。诸如此类对于俗成观念的批评和发表自己惊世骇俗的看法,是网络文学中很有意思的组成部分。
  内容自由的前提是出版界没有对待"异教徒"式的权威性扼杀行为,网络的言论自由保证了这个前提。这样也使一些民间意见可以通过这个途径集中传达,比如,有过《授予金庸诺贝尔文学奖倡议书》的活动,虽然该次行动没有成功,但是,这样的文学活动如果不是利用网络,就无法得到现在它所做出来的效果。
  内容的自由给予文学创作以心灵上的自在,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在十多年前由朦胧诗引发而成的现代主义诗潮中,远去海外的诗人现在已经在网络上重新展示他们的风采,如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撒娇派代表京不特以及海外诗歌刊物《一行》的主力严力等人都有在《橄榄树》上发表作品,将那种热情的诗歌追求利用网络延续了下来,而在那段时间开始风风火火崛起的众多诗人却因为媒体选择问题而沉默了,比如"非非主义"的周伦佑、杨黎、蓝马,"他们文学社"的于坚、韩东、丁当,"地平线诗歌实验小组"的宁可、徐德华,"新传统主义"的廖亦武,"大学生诗派"的尚仲敏以及千千万万的诗群好象都已经在大陆消声匿迹。前些日子,突然看到"海上诗群"的孟浪在《橄榄树》出现,也不知道是到了海外还是上了网络。反正我相信,传统媒体对于艺术内容的引导固然有它的社会作用和特定历史意义,但是对于自由艺术创作的打击无疑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网络,才是灵感能够得以恣意飞扬的一个最佳场所。
  当然,自由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文学艺术的热诚者来说,这个对于自由的限制,就是自己的良知、道德以及修养。借方舟子的一句话来说:"诗的堕落是人性的堕落。要写诗,先得找到诗的良心。"

  第二、生动幽默

  正如把商品包装得华丽是一种很常见的推销手法,幽默实在是网络上推销文章的最好手段。只要你能够把一个荧光屏前面弄着鼠标的人逗乐,你的作品就成功了一半。网络上有一句"老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对方是否一只狗。那么,当你能够用幽默赚得对方的笑声时,对方就应该可以确认你人的资格了,因为到目前为止,据我所知,狗虽然也可以逗你玩,却还没有可以表现幽默的能力。
  网络的浏览行为注定了网络文学的主流是一种速食文化,而幽默作为一种吸引浏览的行为,无论是大师式的笑中见泪,还是胡闹而已的"无厘头"搞笑,无疑都是网络民众所喜闻乐见的。
  也许,因为人类现实的生活已经够苦闷了,如果在消遣式的阅读里还要再经历一次"苦闷的象征",这实在让人受不了。以我的经验而言,苦闷的消除有两种办法,一是利用别人更大的苦闷在对比中得到自慰--虽然我苦不堪言,但是看来你小子比我更惨呢。而另一种是用相反方向的对比情绪--幽默来进行排遣。众所周知,要营造一个伟大的苦闷的象征实在不是易事,所以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利用了幽默作为武器。
  以幽默作为意见的包装需要敏捷的思路和没有束缚的视线,网络作品大多来自正在"象牙塔"里面喘气的学生,他们对于生活本身的思考不可谓不深刻,可惜因为阅历不足,只是一种被套在各种各样的间接经验里的深刻而已。于是,对于这种思考本身的调侃虽然没有王朔那么老练痛快,但是因为他们不乏敏捷的思路和自由跳跃的思维,所以他们的幽默少了一些油滑的调侃,更能显出其赤子之心和特立独行的自由意志。
  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人生阅历未够,所以很多幽默的网络作品大多是凭借大家熟悉的"名著"来进行表达,如何凭借呢?就是活剥--将名著改写。
  据我考察,台湾的基础教育在对于"国学渊源"方面的功夫下得实在比大陆好,所以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在活剥古典名著方面,台湾网的作品总是比较出色。各种活剥古典的作品大多可以在众多BBS上面得到足够的流传。虽然,就整体意义来说那些作品的文学价值很少,但是其担任的网络文学的功效却也有一定的生活价值。
  在林林总总的搞笑小说中,多数是属于毫无意义的搞笑,为了笑而言,有点象蹩脚相声,看得出作者恨不得把手也伸出你的显示器去胳肢你。但是也有一些作品已经勉强可以在搞笑中以颓废的态度嘲弄着当代人英雄主义的泯灭,以及都市文化中自私、庸俗、懦弱的人性。台湾KIKEY的一个《新长坂坡之战》虽然写法上还是因为其随意而丧失了本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的可能性,但是其智慧之处已经在暗暗闪出了光芒。这个小说把很多原本的英雄行为说成了形势所致而不得不为之的世俗行为。比如一开始,写孔明看到形势不妙,就想溜走,无奈被也想当逃兵的其他人所发现才硬着头皮继续战斗。后面赵子龙名震海内的长坂坡冲杀也被写成一次狼狈的逃命。在这个小说里,人物的性格和本意被歪曲,但是结果倒是也符合《三国演义》的安排,算是可以自圆其说。作为文学作品,本来就可以抛开历史的真实,我举这个小说为例的说明,并不是要说这个小说有多厉害的历史意义,考证出了孔明不过是一个无赖,而是在幽默和人生现实心态的反映方面,它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最起码, 它已经走出了无厘头的陷阱, 最后在刘备和赵云交接阿斗的那个场面, 用短短的几句心理描写, 就勾勒出那种商业社会时代里没有感情, 只求功利的丑陋人性。
  幽默和讽刺往往走在一起,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过:"讽刺和史诗不相干,也不属于抒情诗,因为讽刺所表现的不是情感生活而是关于善和本身必要的品质的一般概念。这种概念固然结合到主体的特殊性格,显现为这个或那个主体的道德品质,但是讽刺不能令人享受到表现所应有的自由的无拘无碍的美,而是以不满的心情保持着作者自己的主体性和抽象原则与经验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失调。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讽刺既不是真正的诗,也不是真正的艺术品。因此,讽刺的观点不能从史诗和抒情诗的观点来理解,而是一般应当作古典理想的一种转变的形式来理解。"所以,我始终觉得,考察以讽刺为目的的幽默的价值意义,不能单纯从文学的角度来衡量,它的现实批评意义,它的道德伦理寄托,它的人文本体思考才是它的价值所在。讽刺作品或者达不到文学美的追求,但是它达到了其社会功效。我们不能因为纯文学意义上的幼稚,就觉得网络上的这些搞笑作品都不屑一顾。
  我们相信,在网络上进行严格意义的文学审美行为的人不多,或者竟然没有,所以人们要看的是通俗作品。通俗和流行不是一种罪过,象我们的古典名著,哪一部不是曾经的"通俗"和"流行"小说呢?在当代文学大家中,把通俗和文学美的追求结合得最好的大概只有金庸了,金庸先生的小说在网络上几乎拥有100%的读者,他的最后一个小说《鹿鼎记》就是一个充满了现实主义批评精神的幽默大作。活剥这个小说,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大陆的QMIGH在试图活剥它,让它夸张地凸现了现实批评这个方面的东西,从目前的作品来看,《文嚎版鹿鼎记》已经成为了一种当代"官场现形记"的寓言式作品,这个小说大量采用官场政界的陈词滥调和流行的公文语法来作为人物对话,一看就可以让读者体味到这种阶段性政治用词的空洞、无聊和不切合实际之处。文中并结合作者的所见所闻,把很多滑稽可悲的当代官场腐败行为代入小说人物。比如这样的句子:
  "索额图听了,皱起了眉头,说:"竟然有这样的事!政府三令五申,要树立为民办事的观念,禁止乱收费,怎么下面还这么搞。不用担心,我回去再下个文,一个月内全面改观。"
  商人们听了,都不禁喜上眉梢,连声道谢。索额图摆摆手,说:"还有一件事,差点忘了。我们那里的那顶轿子,也已经太旧了,所以开了会决定重新买一顶,不过最近经费不是很足,看来又得麻烦大家了。"
  在现实中,实在是不乏这样的虚伪交际和官僚作风。所以,讽刺文学在揭露现实黑暗面这个问题上有很大的意义,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我们看到了这些可悲可笑的"无价值"的东西,看清了这些在历史发展潮流中注定坍塌的"官财体系",用讽刺的手法让读者自己体味鞭挞黑暗的快感,这样才能够在现实中有更多元化的思考和引发"兼听则明"式的改变。总之,在网络上,特别多对于现实的讽刺和批评,就是因为网络作为一种"另外"的社会活动空间,可以让人们真正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然后得以最大限度地影响其他愿意思考的人们。但是,因为这种杂文式的幽默其社会意义是有时间性的,所以其现实局限性也在这里得以体现。要象《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那样形成一种历史性的社会批判意义,网络文学的讽刺作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我相信,在网络上走这样的路,要比在传统媒体上容易得多,因为会少了很多砍杀、封锁和非人文意义的长官意志导向。自由的批评和广泛的意见也给予网络作者提供了更好更实际的题材。
  不可否认,后现代的解构主义不是网络文化的主流,网络上连具有反叛精神的真正黑客,其目的也不是摧毁不是解构,而是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是一种以重构作为诉求的积极性的技术嘲弄。在网络文学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在现实社会中,民众不满的情绪只是一种对于局部现状改革的诉求,而当这种情绪无处可说,或者说了也没有人听时,网络这样的媒体被作为跨时空的新型社区,充当了现实社会矛盾的缓冲区。在这上面不愁找不到可以一诉苦闷的知音,然而因为大家都是行色匆匆,总不能都很有耐心听你干巴巴的诉苦啊,于是,在帮助别人找乐子的同时,讽刺以幽默作为包装从而让作者的意见得以倾诉,得以找到情绪宣泄的缺口。
  其实,在网络文学中,除了专门的幽默作品,更多更值得欣赏的,是其他题材的文章中都体现出来的那种网络幽默感,包括有约定俗成的错别字运用,比如在某些场合为了强调,故意用"狠"字代替了"很"字;有不同领域的术语互替,比如将恋爱经历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来描述;有利用网络特性的恶作剧,比如"千万不要进入这个连接"的点击警告等等,不一而足。所谓"幽默是智慧的象征",可以把幽默的精神和方法贯穿到小说、诗歌、杂文中去,本来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为技术问题,现在的显示器并不是一种很好的阅读平面,但是,当我们辛苦地看一篇文章时,如果可以被其中隽永的话语、幽默的语气所打动,那么我们还是愿意让眼睛受罪下去的。

  第三、短小精悍

  网络上,非常实在具体地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速度就是生命的观念。网络人讲究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信息量,追求在有限的带宽中快速完成资料传送。于是,网络文学中用得比较多的体裁,就是可以作得短小精悍的诗歌、杂文、散文、短篇小说这些东西。
  采用短小体裁来组织作品,一方面是由于带宽考虑,而另一方面,是因为阅读习惯的问题。我说过,显示器实在不是一种好的阅读载体,不管是CRT还是TFT的显示器,对于眼睛,都是一种阅读时的折磨。当然,以我自己的经验而言,因为无聊,曾经用三天的空闲时间在SONY 17"的显示器前面看完了黄易的一部大长篇《覆雨翻云》,这部大型武侠小说大概有一百七十万字左右。看完以后,觉得自己已经变成半个瞎子了。在比较大的显示器上用比较高的刷新频率来做这样的高强度阅读已经是无法可以忍受的,如果在低刷新频率的小显示器上面看这么长的作品,我想,整个人暂时变成瞎子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所以,为了考虑到读者是否愿意去读,那么不管是把作品制作成为网页放在网络上供直接浏览,还是以压缩的方法让读者下载断线后去阅读,都必须考虑篇幅的问题。所以,就算网络资费调得再低、网络带宽无限扩容,网络文学的篇幅还是在向着更短、更小的方向发展。
  短小精美的作品容易被转贴到各个BBS去,这个做法相应地也鼓励和推广了网络文学的短小特色。BBS是最有网络社区气氛的一种沟通场所,作品贴在BBS上面,一方面给网络人提供了一个欣赏或者批判的对象,另一方面也给各种网络参与者一种潜在的文化感染。互相熏陶中,就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反过来这种文化作用在后来的创作当中。
  短小而精悍,微言而大义,语尽而意无穷,这些,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了。可是在网络上,读者固然是匆匆而读,作者何尝不是匆匆而写。网络作品的质量保证,只有由作者自己来把关。对于短小的文章,就算再负责任的作者,也是重读一次算是完成了初次修改,很粗心地用眼光一扫就完成了校对。而对于语意、语境等词组应用上的推敲,实在是没有时间去完成。那么,网络作品就因为其信息时代的匆忙而总是粗糙的么?其实不然。
  网络作品是电子化的这个特点本身就决定了网络作品有永远的可修改性,作为认真的网络创作者,一有时间就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修改。所以,作品一开始或者粗糙,但是可以慢慢地精细起来。和传统媒体不同,印刷品如果要修改,就只好重新印刷一次,这样成本和市场选择的问题使一般作者作品的修改机会不多。而网络媒体上,作品永远以草稿的形式存在,网络作者有责任和权利对这些自己的东西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造。以金庸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其作品中的纰漏还是被挑出来很多,现在听说他又要再次修改他的作品了。我想,如果金庸先生在网络上设立自己的小说站点,那么每次的修改都可以很快地得到意见和反馈,这样一定大大提高了修改的效率。当然,其作品的经济效益如何完整地实现也许已经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过,金庸先生现在的作品,在网络上已经成为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找到地方去下载一个全集的东西了。
  无限度的可修改性固然使网络作品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可靠的文献意义。比如,如果某个大师人物围绕一个问题在网络上发表了他的意见,而我刚好要论述一个问题需要引用其中的一段话,引用以后,或者就要冒起"杜撰名言"的风险了,因为说不定大师明天就会碰巧把你所引用的话给修改了。这个情况也可以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在各自的可修改领域中很难发起真正的文章论战,而论战一般只能在BBS这样的有修改权限制的地方了。但是这种不停让作品趋向完美的可修改特质可以避免了传统作者那种"发表后的遗憾",从而让作品得以精悍。
  LINUX软件工程的操作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一个人做出了内核,然后公开代码让其他人修改和提意见,接着,更多的人参与进行了功能程序补充,终于把这个系统用网络协作的方法做成功了。甚至,在操作系统的领域已经对龙头老大--微软公司--形成了一种很大的竞争威胁。那么,这种操作手段在网络文学创作上也一样适合,网络协作和可修改性如果可以在某种契机中得到发挥,那么在网络上出现一种新形态的伟大的文学作品也不是天方夜谈。或者有人说,艺术创作和软件工程不同,因为艺术缺乏严格意义的价值可比性。而且,历史上集体文学创作从来没有真正成功过,因为写作风格和意境营造上容易出现混乱,集体修改又往往以失去个性魅力作为代价。但是这种看法是基于传统媒体的限制而产生,利用网络特性,多分支的发展、多连接的表达、多媒体的意境等等这些已经不乏实验的手段甚至立体的创作这些前所未有的新艺术表现形式,已经在暗示着一种新的文学革命。我们不能以老眼光来判别其潜在价值。不管如何,我们知道,好的文章一般都是改出来的。
  从目前的状况来说,网络作品的短小是因为带宽和阅读问题而造成,是静态可见的特点。而精悍是由其无限度可修改性形成的,是动态的特点。这些特点,反而在那些著名的网络文学刊物上没有能够表现出来,多是在个人站点性质的作品中得到体现。也许,那些已经成名的网络刊物受传统观念束缚过多,而他们所拥有的传统媒体的编辑经验又反过来影响了对于网络媒体的敏感。
  第四、谈天说地边缘化
  网络文学起源于新闻组和BBS,刚开始,基本上都是理工科出身的网络人在上面活跃,他们并没有多少吟诗作赋的闲情逸致,为了舒缓紧张的生活压力,为了点缀枯燥的学生生涯,他们在网络上以笔交流,其笔触所及和成文动机乃是为了某特定话题的辩论或者干脆就是无主题瞎掰,甚至在讨论技术问题的时候往往也借题发挥。这个时候,话题当然是上天入地,追古溯今无所不谈,这样形成了网络文章一开始的那种聊天式风格。这种风格在老网络作者那里保留得特别明显。顺便翻开一个电子杂志,无论是技术文章还是生活文章,聊天特点的文章到处可见:
  "  刚才听了各位的理论很受启发。我也想凑凑热闹。讨论"科学"之定义恐怕很难有结果,就象争论世界之起源、宇宙之形状、世界的可知与不可知一样。(《新语丝》94第4期)"
  可以看出,这样的文字,明显就是在别人的讨论下引发出来的聊天文章,特点就是没有过多的花巧,只是叙述自己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所感所思。而且,一般因为没有炫耀式的造作和任务压力,都做到了平白如话却又能充分体现自己的智慧和思想深度,资深网络作者图雅的文章,就是因为这个特色而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
  "  我今天说这几句话,目的是使大家明白:脑袋扛在肩膀上,妙计或者不得不有,但最好还是不要说给国人听。做人做到了国外,华侨或者不得不当,但口腔科的爱国华侨却最好还是不要当。我的话完了,谢谢。"(图雅)
  "  我要说的是:一个国家或一块地盘治理得好,人民无知是应有之象。为甚么呢?国家把人民象小猪似地养起来,不要他们操心,这说明国家的领导有方,而且天下太平。反之,人民个个都是忧国忧民之士,愁眉苦脸,虽然他们都会背岳飞的《满江红》,而且不开奔驰汽车,实在不是国家领袖的光荣。"(图雅)
  网络的本来意义,是为了方便技术交流,网络商业化和通俗化以后,更多的所谓技术交流只是电脑技术的扫盲而已。本来,那些基础性的技术文章和文学是搭不上边的,但是,因为大家在一起交流时不是一种教与被教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互相沟通学习,所以,很多技术性文章也用这种聊天式的风格写成,不但通俗易懂,而且还不时地溶入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观点。使文章成为一种边缘交错的东西,这种边缘交错有两种侧重,一是在讨论技术的同时涉及时事杂感或者人生感悟,一种是用散文的形式来介绍技术。只有在这种平实的聊天风格中,边缘文体才得以生存和流行。比如我写过一个《网络怪谈》的文章,最后,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这是一个网络管理的文章还是一个社会讽刺小品了:
  "  总而言之,网络治理的手段也许很快就可以让我们看到,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喀嚓一下,把出入口断掉……哦,或者,某一种文化思潮的出现都有一个共同的命运,就是遭遇到一招"引蛇出洞,一网打尽"的必杀技。"(激流)
  茶余饭后,工作学习之余写写文章,正是文学的意义。网络上,没有虚伪的功利目的,没有刻意的创作意图,没有无病呻吟的"花"啊"爱"啊"痛"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知道基本无法可以在某个观点上说服一个人。但是,只是"有话要说"的冲动就让网络文学显示出那种清淡真挚的内在精神。从这个特点来说,回归生活、裸裎内心的人性真诚之处,在网络文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网络文化的形成依赖于网络社区意识的凝聚,文学本来就是在人际交流中提炼而成。华丽无物的多余修饰无益于交流,平白如话的真情流露是网络文学有别于现实社会的最大功效。因为,网络的相对匿名交流形式让人们在心理上更容易愿意吐露心声,来去自如的身影出没更让人可以潇洒地有话直说。可以说,社会面具到了网络成为一种累赘,世故的虚伪在网络上成为一种笑话。正是因为在现实中人们活得太累,所以才更愿意在网络上让自己的才情尽情地放纵。在新闻组和BBS上,矫情的修饰让人不屑一顾,直接的表达却可以获取大量的回应,文竞人择,谈天说地式的文章风格于是成为主流。
  但是,在这些不为文而文的赤子作品之后,网络慢慢在教育、科研等领域得到普及。写惯了命题作文的中学生们大量走向网络,于是出现了很多专门为文而文的东西。好象是久被禁锢的情欲突然找到一个缺口似的,浅薄的爱情作品大量出现, 大家津津乐道着各自年轻的失恋经验, 风花雪月中, 花花绿绿的无感觉抒情成为流行, 这是网络社会化之后普遍素质下降的一个正常体现。 网络人越来越年轻化, 越来越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 但是, 这批人, 却正好是网络文学最大的读者群, 这个,不能不说是网络文学发展中的一个悲哀。 只是希望, 很多归山退隐的老网络写手突然间又跑到网上来大显风 采,那 么,他们的修养和风格, 一定可以在网络文学上形成一种新的示范作用。
 
      三、问题与发展

  观察网络的流量统计,我们会惊讶于网络人对于文学的喜欢和热情,从国内的趋势上来看,搞软件介绍等实用站点的人气理所当然不错,但是搞文学图书馆的站点也一样可以做到车水马龙,门庭若市。那么网络文学原创站点的成绩如何呢?据《花招》杂志的鸣鸿所介绍,《花招》站点居然可以达到每天一百万人次的访问记录!这个记录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绝对有很高的广告价值,我曾经表示怀疑,鸣鸿说她们可以拿出权威记录,那么,从这个可以看出,做网络文学的站点,不怕没有潜在的读者。
  无论商业或者非商业,在网络上写东西,当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看。现在国内的文学网络站点门可罗雀,好象总是只有那么几个熟客在互相串门。我想,两相对比,很明显,问题出在网络文学站点或者说组织者的身上。
  一说问题,很多建设者都会说主要是宣传不足的问题,都擅长找外部因素。其实,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质量和管理的问题!也就是说,是建设者本身的内部原因。
  看看我们现在的几个BBS(当然包括现在俗称的很流行的WEB论坛)中的文学版,版主以为带头贴一些佳作就算尽到责任了。其实,固然要鼓励创作,但是网络社区最主要的特点不是大家互相默默地贴作品,而是评论和褒贬。充满了理性的吵架才是一个BBS可以兴旺发展的标志,如果没有了交流,那么,这个BBS只是一个墙报,最后会成为一个具有"自动"收集资料功能的文库而已。鼓励辩论,引导才华的冲击,才可以形成一个真正的文化社区,才可以激发各自的灵感而出现佳作。我们看看ACT,虽然最后因为充满了莫名其妙的相互谩骂而使很多人离开,但这是因为后来的ACT上面,增加了很多相对来说素质比较低的网络群众。网络上,社区群众一旦失去自我控制和管理的意识,管理就只是一句空话。尽管如此,没有人可以否认ACT前期的伟大,因为几乎现在所有的著名网络作者,都曾经是ACT的泡客。他们在ACT里面辩出了热情,吵出了灵感,于是《橄榄树》、《新语丝》、《花招》等等刊物横空出世,让没有泡过ACT的人耳目一新。不难想象,如果这些刊物的编辑们没有泡过这样的网络社区,那么尽管他们之中不乏业余的诗人、作家,还是无法可以办出这样深受欢迎的网络文学刊物的。因为,网络文学不是仅仅靠文学就够的。对于网 络人喜欢看什么,喜欢用什么方式去看这种形式的问题,也是网络文学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BBS无庸置疑,是网络文学的摇篮,在里面鼓励创作虽然必要,但是最主要的是要对于所贴作品的评论。这些评论,不能够虚伪,也不能够野蛮,平心静气而又真诚率直地评论,正是贴文章者所真正喜欢看到的。进步从批评中开始,发展从辩论而来,我们需要这样的BBS。
  然后我们再看看文学站点,提起文学站点,我们想起哪个?"黄金书屋"?"文学城"?"书路"?其实,这些只是图书馆而已。正如天一阁主人只是藏书家而不是文学家一样,这些站点其实应该归类为资料收集而不是文学。那么,除了这些,我们目前拿不出一个真正日访问量可以超过千人的国内文学站点!更没有一份真正的国内网络文学刊物。不过,这不是我们的悲哀,而是我们的动力和机会!
  虽然BBS上缺乏组织,但是我们不时还是可以看到非常好的作品;虽然我们没有真正有实力的文学站点,但是很多站点都看得出其自己的个性和才情。现在国内文学网络所缺乏的,只是一种群体社区概念和组织。本来,国内网络上不乏组织能力好而又富有热情的朋友,但是,客套和人情面子的过分讲究妨碍了配合和发展。我认为,网络上的配合,需要几个原则:
  1:共同的热情
  2:相互的理解
  3:直率的批评
  4:坚持的韧性
  5:干脆的作风
  在现实中,我们的经验是大家面对面,不能伤了相互的感情,因为都在一起,有事情可以慢慢商量。而在网络上,还是这种慢吞吞的态度就完了,拖延和任由弊病扩散就是失败的象征。快速的反应和干脆的决断,是一个组织者应有的基本作风。因为网络沟通绝对有时间差问题,一些事情一拖,三两天算是快的了。
  不可否认,国内文学网络的荒原状况除了质量水平、组织协作等内因外,当然也有她受外部因素约制的原因。比如敏感话题的禁区、社团集结的手续、出版刊号的申请、服务站点的限制、网络资费的怪圈、生活经济的压力等等,这些都是很实际的问题。至于宣传,每一个稍微资深的泡网者都知道,只要愿意去做和有时间去做,可以做得很好的,比如到相关BBS发广告、登记搜索引擎、交换连接、参加各种评选等等,不过最好不要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给不认识的人发垃圾广告,那样其实反而会给人留下坏的第一印象。除了网络的宣传,搞网络文学的朋友一般也不乏可以在传统媒体上宣传的优势。
  网络上,虽然说是没有地区的界限,可是,众所周知,如果我们就不再瞎起哄了,把海外华人玩成功的刊物作为我们的网络文学阵地的话,那么,或者就有"说错话"的可能了。而且,其中也是还有一些站点是无法直接连通过去的,非常麻烦。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发展自己的文学网吧。
  针对目前的情况,我认为,国内文学网的发展不会象海外,从BBS或者新闻组中纠结力量自主发展。而联合各个个人主页来凑合成为一个团体更是谈何容易。我们知道,网络社会道德和人文思想虽然可以独立于现实生活,但是毕竟是从现实这块土壤中扭曲向上提升的,不同价值体系、不同人文系统、不同的法律制度都将造成各异的网络社区。网络无国界,但是其社区划分是以法律和文化来决定的。所以,国内的网络文学,如果要得到长久的生命力,必须"国有化",最多,是"股份制"。也就是说,必须以现有的社团或者组织来策划、安排这样的一种网络构成。比如,由现有的传统媒体用"网络副刊"的形式来搞网络文学,网上找稿,纸上同时印刷。或者民间的自发组织在形成以后主动要求"招安"。当然,更有可能是由网络经营的企业配合杂志社来搞,比如ICP们就最有优势策划这样的东西,问题是企业也许不敢搞。
  由现有社会组织来做文学网有很多好处,一是因为有原来的传统作家库存,不愁无法组织有一定质量的好文章,二是可以挖掘活跃在网络上的潜在作者,落实新的优质稿源,还有,就是对于这个传统组织本身的宣传有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而对于网络作者来说更是天大的好事,虽然写东西不是为了赚钱,但是既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作品,同时还有钱可赚,何乐而不为呢?而且,不管将来如何,现在网络以外的人们对于文章的价值评价,还是停留在"白纸黑字"的印刷品上,可以印出来并且拿到稿费的才是好作品,如若不是,任你在网络上多受欢迎,也是一句空话。探讨至此可以知道,我说的由"官方"来完成国内文学网的建设是既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必要性的。十月革命以后叛变逃出俄国的"俄奸"布宁先生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受奖时发表演讲,其中说到:"尤其对我们作家而言,自由是一种教义,一种公理。",然而鲁迅先生怕我们上当,就告诫我们说:"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所以现在首先要有文学网,然后让她好好活下去,求得发展再谈其他也还不迟。
  如果,最后居然没有一个官方组织愿意牵头搞这么样的一种网络社区,那么,我不看好国内可以自发、自由地做出一个能够和《新语丝》等刊物相提并论的电子刊物。那个时候,国内的文学网最好的情况就大概象现在的台湾文学网一样,一盘散沙,好的作品象被深埋于海滩的珍珠,要一不小心才会被人发现。偶尔有幸运的作品走红,总是有人咬牙切齿地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在不科学地幻想了一番国内文学网络的发展以后,我想还是回到文学本身,来科学地幻想一下形式的发展。
  本文所说的网络社会,指的是以国际互联网络( INTERNET )为基础的一个全球性人文集合。互联网络开始于美国,在 60年代末期,美国国防部为了预防在发生核灾难事故中国内计算机无法相互联系,便建立了互联网络的前身阿帕网( ARPANET,其中 ARPA是美国国防部先进技术研究项目局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的缩写)。建立起来的这种互联网络是一个分布式的多路由选择连接,并没有中枢机构,也没有一个唯一的最高集中领导机构,而是由多个相互联结的网络中心组合而成的。 70 年代到 80 年代,互联网络得到扩展,主要应用于科研、教育和政府部门,并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80 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商业公司专门收集信息,以低廉的价格把信息卖给与他们相互连接的联机用户。于是"网络空间"产生了,计算机网络开始向商业应用过渡。进入 90 年代以来,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提高,互联网络迅速向商业化、社会化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类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从事网络商贸活动已成为普遍潮流。商业既然产生,文化自然也已形成,网络文化在这种无中心随机连接的物理链路中出现了"资源共享,言论自由"的人文要求是毫不出奇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分布式运算使多媒体服务成为可能,多路由选择使无限连接扩展成为现实。诱人的网络环境,必将使文学的载体得到改革,可以在信息传达方面助内容一臂之力
  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写作的人都会面对的,而由于网络本身的特质而将在未来的网络文学形式上所起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第一、多媒体的立体信息传达

  网络的发展当然使连线速度越来越快,那么,现在因为速度问题而不是很实用的多媒体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在网页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当一个人物在小说里出现时,你可以选择要不要看看人物肖像;当文章中需要回忆镜头时,一段蒙太奇手法的影片在显示器上变幻而出;当文章中提及某段音乐或者描写一个场面时,可以有音乐和现场音效让你的耳朵得到满足;甚至,将来的电脑可以产生三维的立体画面让你亲临冒险现场;甚至,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闻到应该有的味道、感觉到应该有的季节和气候……
  这些幻想不是奇怪的,它已经可以成为事实,技术已经存在,只是其商业化过程因为造价成本的问题还没有进行而已。但是观察电脑技术的发展历史使我们相信,不久,就可以廉价地利用到这样的手段来进行网络创作了。虽然到时候有人会说,这种形式已经脱离了文学本身。可是我还是愿意称他们为文学,因为其可选择性还是可以让你只选择用传统的阅读方法。

  第二、超文本

  当我们面对多维的文本线索时,习惯使我们晕眩。但是如果从单一线程的传统写作习惯中摆脱出来,我们可以看到超文本为文学表达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未来的超文本作品,应该有一种无限度的可连接性,从一个开始跳到另外一个开始,比如王小波的《万寿寺》中,他不停地让薛嵩用不同的方法出场,把薛嵩累得半死。如果王小波用HTML来写这个小说,我想一定更为精彩。可惜王小波死得太早,不然以他在电脑、文学上的造诣,一定会是最出色、最富有幻想性的网络作家。
  超文本在服务表达文学内容方面,未来,一定会有人闯出一条神秘而又让人久久留恋其中的新路子。

  第三、虚拟现实,互动创作

  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将成为一种计算机脚本语言的编写,类似于现在的MUD游戏,但是,不同于MUD之处在于它有既定的情节发展和自动的人员加入。比如这个小说里面有四个人,那么你可以选择扮演其中一个来体验他在小说里的命运,而当你觉得遭遇太惨想改变的时候,又可以象切换自动/手动操作开关一样自己开始实践属于你把握的角色。选自动的时候你是一个观众,选手动的时候,你是一个演员,而故事发展中,任何时刻都可以自由地进行自动/手动的切换。
  其实,如果愿意想,这样的幻想我们可以无休止地做下去,但是我固执地一定要把这些千奇百怪的形式都看作是文学,是因为他们都必须以保持着传统的阅读形式为选择前提。无论如何发展,现在的白纸黑字阅读习惯最多只是电子化而已,不可能会消失的。就象隔了这么长的历史,至尽还有人在写七律五绝一样。新文学有新文学的魅力,而古典,更有其不可代替的文化地位。
 
     四、结语

  翻开《辞海》,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的定义:"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文学的社会意义毫无疑问也是网络文学的社会意义。探讨网络文学的起源、特点、问题和发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证实在网络上,其文化交流过程形成的文学,已经隐然成为一种和"口头文学"、"书面文学"相呼应的网络文学系统。它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目前它只是存在于萌芽状况。
  风起于网络,不管人们是否有所察觉,它已经盘旋在我们的鬓发之际,翻飞于我们的衣裾之间,温柔却又坚定,凛冽却又清新。迎风,我已无言。

[返回]

~~~~~~~~~~~~~~~~~~~~~~~~~~~~~~~
                Copyright Banly Zhang 1998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商业性刊登请联系。~~~~~~~~~~~~~~~~~~~~~~~~~~~~~~~